阀体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阀体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国家新闻行业信息人民铁道65岁老报接地气换新颜_[新闻new]

发布时间:2021-09-10 19:00:39 阅读: 来源:阀体厂家

国家新闻- 行业信息 - 《人民铁道》:65岁老报接地气换新颜

《人民铁道》与共和国同龄,与新中国铁路事业一起成长,是一张有着光荣历史的老报。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铁道报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坚持报道基层、服务基层。编辑记者的脚步勤了、对基层的感情深了,版面活了、报道鲜了,这张65岁的老报纸也在报道中源源不断地从群众中汲取活力,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版面活了——小人物也能上头条 庄重之外更添灵动作为一张老报纸,《人民铁道》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版面模式。“‘走转改’中,报社提出要努力让版面活起来,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为此,我们针对版面呆板等问题进行改革。”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以往《人民铁道》A1版领导新闻多、会议新闻多,改革中,他们努力让领导新闻和会议新闻短一些、少一些、精一些,同时,把A1版更多的空间留给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站段新闻和基层人物报道上头条的数量显著提升。比如,7月18日,原刊于A3版的报道边远班组的专栏《在那遥远的地方》被移至A1版。版面内容和语言活了,随之而来的是《人民铁道》的版式也活了。该报社让美编介入到头版的编辑中,让版式在不失庄重的同时灵动起来。近期,《人民铁道》A1版多次采用竖题,在不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图片精心剪裁,使得报纸“头脸”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除了A1版,《人民铁道》对其他版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和重组。《通联专刊》设置了《铁路话题》,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铁路方面的话题进行讨论,激浊扬清,引导舆论;《生活专刊》创刊,着力反映铁路职工色彩斑斓、丰富而温馨的业余生活。这些接地气的版面推出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报道鲜了——用鲜活故事打动人 用清新文风感染人《人民铁道》不仅将笔触和镜头对准一线,还着力用群众的语言讲好群众的故事,把鲜活的工作生活场景再现到报纸上。什么样的报道能够感染和引导基层职工?这是《人民铁道》编辑记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A1版重要新闻多,是否重要新闻就必须有一副严肃的面孔?6月7日,A1版头条刊发了通讯《副段长道歉记》,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基层站段副段长为自己没有深入了解一线工作情况而道歉的故事。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有读者反馈“这样接地气的报道说出了他们真实的身边事”。针对“读图时代”的阅读需求,《人民铁道》加大了图片报道创新力度。A1版图片以更鲜明、更有冲击力的内容引发读者的关注。该报社还策划组织了多次图片专题报道,这些报道都是摄影记者前往铁路生产一线,用镜头记录的鲜活场景,包括高考列车开行、铁路防风治沙、铁路防洪作业、山区“公交”列车、动车组检修等。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无图无真相”,而《人民铁道》上的摄影专题,不断呈现的就是那些令人或心怀感念、或肃然起敬的铁路人工作的真实场景。作风变了——把远方当做方向 把一线当做故乡无论是版面的“活”,还是报道的“鲜”,都离不开作风的转变。新闻工作者只有用脚丈量土地,才能用心刻画人物、用笔传播信息。尤其对于铁路这样线长面广的行业,更需要新闻工作者走到生产的一线,感受劳动者的苦与乐。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人民铁道报社策划了多次重点走基层活动,组织采访小分队奔赴重载运输第一线大秦铁路“火车头”——湖东机务段,奔赴亚洲最大编组站——郑州北站,奔赴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腹地——中卫工务段中卫固沙林场。而日常的记者走基层活动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有中国铁路的地方就有《人民铁道》记者留下的足迹。今年6月,履新不久的王雄就带领记者奔赴江西革命老区,跟车采访“井冈山号”列车真诚服务旅客、传播红色精神的事迹。7月1日,《开往“红色摇篮”的时代列车——南昌局Z133/134次“井冈山号”列车纪行》见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向广大读者传递了一份正能量。报社领导率先垂范,记者个个奋勇争先。在《走基层·边远站区纪行》的采写中,《人民铁道》多名记者甘受艰辛和劳顿,一篇几百字的稿子往往要经过数天甚至一两个星期的采访。摄影记者为完成一个摄影专题的拍摄,一出去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个月。但记者们说,俯下身子与基层劳动者同甘共苦,为读者奉献最鲜活的报道,对他们来说就是幸福。

作者:晋雅芬 陈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4年7月24日

店匠数字化

申洲集团

微盟